採用預算制記帳的第一年,我的年支出減少了 10%

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省吃儉用的人。一個人不買奢侈品、不常吃大餐、沒有車子房子要照顧、沒有太花錢的興趣,這樣能花什麼錢呢?

即使自認節儉,還是想控管花費的。剛開始怕麻煩,聽理財專家的話,只檢視「每年存款餘額」。餘額有增加,就表示不必太擔心財務狀況;沒增加,就代表⋯⋯花太多錢。

第一年檢視,還真的有增加,不禁盛讚這記帳法無比輕鬆。次年,存款不增反減。為什麼?我連忙列出幾項比較大的支出,跟薪水在那裡加加減減,怎麼都湊不出負成長的結果。

到底錢都花到哪裡去了?冰冷的存款數字無法給出答案。

你終究是要記帳的

意識到自己可能是個潛在的敗家子,我開始了記帳的不歸路。

過去幾次記帳都半途而廢,總是記著記著不小心忘記幾天,就再也沒有後續。從上次存款餘額紀錄法的失敗經驗,我判斷自己可能是積少成多型的敗家子——平常一百兩百地花,最終累積成一萬兩萬。

於是,這次我採取鉅細靡遺的記帳策略,寧可多花點時間記碎帳,也不要少記任何一筆。終極目標是抓出錢的去向。

第一年的結案報告如下:

類別

2021 支出

固定支出

租屋、規費、飲食、交通

$206,595

變動支出(需要)

特殊、健康、設計、寵物、學習

$87,455

變動支出(想要)

治裝、家庭、娛樂、3C 家電、雜支

$59,236

總計

$353,376

固定支出的租屋跟飲食可以理解,規費就是學貸跟電信費;變動支出的特殊主要是生日禮物跟紅包,健康則是那年做根管治療的牙套錢,寵物是剛撿到虛弱的烏龜,正在頻繁回診,省不得。

至於治裝、家庭這種非必要支出,確實花得都比預期多,很有整頓的必要。

抱著改變的決心,下一年,年支出增加了 11 萬。

什麼意思?

仔細審視支出暴增的項目:

類別

2021 支出

2022 支出

租屋

$90,155

$122,415

飲食

$65,524

$106,065

娛樂

$9,823

$27,666

3C 家電

$637

$26,405

設計

$13,102

$25,826

旅遊

$0

$21,030

它們增加的理由各自是:

  • 租金:多了一個室友,從套房搬到家庭式
  • 飲食:以前跟室友一起記帳,彼此付來付去,沒有分得很細。22 年才開始徹底分開記,看來以前我的飲食費都少算了⋯⋯(謝謝室友)
  • 娛樂:買禮物
  • 3C 家電:換手機
  • 設計:昂貴的日本公司年費字型(MORISAWA TAIWAN PASSPORT)
  • 旅遊:初次出國

多出這些開銷就算了,雪上加霜的是,本來想降低開銷的治裝、家庭類別,一項根本沒變化,一項因為搬家反而還變多。

這時我終於明白,光有「決心」是沒有用的。

同年,為了提早財務自由、成為不上班族,我踏入投資的世界,學著定期定額,也補充不少財經知識。我知道若要提早買回自己的時間,得從「增加收入」、「降低支出」、「持續投資」三管齊下,缺一不可。

正在我煩惱如何降低支出的時候,讀到作家楊双子妹妹的筆記〈【雙子之愛番外篇】預算制收支帳記帳法〉,其中提到「事先規劃可使用的預算。目的在於使支出低於收入」。

就是你了,預算制。

把錢花在對的地方

參考去年支出 49 萬,我為 2023 年制定了 45 萬的年預算。因為是初次嘗試,我不敢訂太嚴格,只求壓線在預算內就好。

結果,我總共只花 44 萬,較去年減少 10%。這還是再度經歷一次搬家的成果。

類別

2023 預算

是否在預算內

飲食

$104,000

 是,曾追加

租金

$78,000

 是,曾刪減

特殊

$47,200

 是,沒調整

設計

$40,000

 是,曾追加

規費

$36,500

 否,已超出

家庭

$29,100

 是,曾追加

旅遊

$27,000

 是,曾刪減

保險

$21,000

 是,沒調整

娛樂

$20,000

 是,曾刪減

治裝

$12,100

 是,曾刪減

交通

$8,000

 是,沒調整

代購

$6,000

 是,曾追加

網站

$6,000

 是,沒調整

學習

$4,100

 是,曾追加

3C 家電

$4,000

 是,曾追加

寵物

$2,600

 是,曾刪減

健康

$2,300

 是,曾刪減

雜支

$2,100

 是,沒調整

中間一度因為搬到空屋要買新家具,一口氣追加預算到 50 萬,但越想越不對,每次發生預料之外的事就要加預算,支出豈不是只會無限增加。便回頭從娛樂跟治裝費下手,將整體預算調回原本的目標。

活到這把年紀,終於學會要砍掉非必要支出的預算,想來也是啟蒙得有點晚。

23 年我練習將錢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,像是旅遊、送朋友禮物、捐款等。還為自己購買罐頭保單,有個基本的實支實付保障。也練習減少浪費,例如去年買的書根本還沒看完,今年就少買點。

類別

2022 支出

2023 支出

特殊

$34,400

$47,087

旅遊

$21,030

$25,644

學習

$12,743

$3,502

保險

$442

$20,347

預算制非常適合我這種容易被制約的人(好聽的說法可能是「自律」),會努力達成訂下的標準,不會自欺欺人,擅自不計大筆支出或無止盡地上修預算。

不要對自己耍小聰明

執行預算制遇到比較大的問題是:常常需要反覆調整預算。

比方我設定年預算是 45 萬,但不會讓每個類別加起來剛好是 45 萬,而可能是 43 萬之類,繼續往下設定每個月各種類別的預算時,也不會讓每個月加起來是 45 萬,而可能是 40 萬。就這樣一層一層變少,想賭看看會不會無形中省下更多錢。

想像中我會被帳面上的數字制約,害怕「啊~這個月只剩 1000 元可以買衣服」而忘記我其實有更多可以買衣服的錢;實際上則會動歪腦筋,想著「反正我當初設定得比較寬鬆」,超過當月該類別的預算也不擔心——畢竟縮減過的預算根本不夠用——最終仍得調高預算。

另外一個小問題是,有些支出雖然會發生,但不確定是什麼時候發生。我把每個月的預算完全寫死到各支出類別的話,一旦某個類別臨時需要大筆支出,就很容易超出當月整體預算。與此同時,其他沒花那麼多的類別預算又沒用到。

我想要統一標準:

  • 每月的各類別預算都不要爆掉(未做到)
  • 每月的預算不要爆掉(未做到)
  • 當年的各類別預算都不要爆掉(已做到)
  • 當年預算不要爆掉(已做到)

今年,我決定不把月預算寫得那麼死,每月預算保留一定額度不做分配,若有臨時支出就拿剩餘額度編預算給它,搭配類別的年度預算來控制,避免每個月都有特定類別的大筆支出。

在對的地方保留有限度的彈性,應該能讓我今年記帳更順利吧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