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像你面前有兩個人,第一個人的個性是這樣的:
「性格活潑開朗。」
——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
「性格開朗,思想感情易於表露。」
「人的性格、舉止開朗大方。」
——漢典
「通常感情外露,熱情、活潑、開朗、善於交際、適應環境能力強。」
——百度百科
再來看第二個人:
「特徵是缺乏與人接觸交往的興趣,對外物的感受較少顯露出來。性格上則是偏愛沉靜,容易羞怯。」
——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
「偏近於寡言、沉靜或易羞怯的性格趨向。」
——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
「表現出拘謹、沉默、心事不外露等特徵。」
——活用中文大辭典
「安靜,離群,內省,喜歡獨處而不喜歡接觸人。保守,與人保持一定距離(除非摯友)。傾向於做事有計劃,瞻前顧後,不憑一時衝動。日常生活有規律,嚴謹。遵循倫理觀念。做事可靠。很少進攻行為,多少有些悲觀。焦慮、緊張、易怒還有抑鬱。睡眠不好。具體表現與受教育程度、個人經歷、生活環境諸因素有關。屬於中醫『氣虛』體質。」
——百度百科
好了。你想跟哪個人當朋友?你覺得誰更受大眾歡迎?
內向者與外向者的差別
上面分別是查詢「外向」與「內向」的詞語釋義。第一個人是所謂的「外向者」,充滿所有社會期盼你擁有的「良好特質」,像是開朗、大方、善於交際、強適應力;第二個人則是「內向者」,光看敘述感覺就像是小時候會被帶去兒童行為輔導的「缺陷者」——噢,或許還會被帶去看中醫補陽氣。
那麼你覺得自己是外向者還是內向者?這裡有個快速測驗,請勾選表 A 和表 B 裡較符合自己的選項。
表 A 勾選較多的,是性格外向者;表 B 勾選較多的,是性格內向者。
你的測驗結果跟你原本想像的一樣嗎?你曾經想改變自己的個性嗎?
內向的人沒有錯
不知道有多少人,從小被教導要「克服」上台報告、「習慣」公開演講、「嘗試」多交朋友、「學習」應酬交際⋯⋯那些與生俱來的內向者特質逐一被挑出丟棄,換上更受社會認可的外向個性。這些內向者在鬧哄哄的聚會上努力擠出微笑,假裝自在地加入不同人群的談話,心裡卻只想著回家。
是時候停止貶低「內向」了。
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內向者——包括我也是——我實在受夠那些假「跨出舒適圈」為名,強求所有人變成外向者的形狀、讓一堆內向者不斷自我質疑的外在聲音了。
內向者的特質是什麼
近來《安靜,就是力量》、《安靜是種超能力》、《用安靜改變世界》、《高敏感是種天賦》等直接或間接提及內向特質的書越來越多,這本《內向心理學》不只從氣質去描述內/外向者的差異,也用腦科學解釋之所以形成兩方差異的根本原因:內向者的大腦有較高的內在活動與思考,主要被長長的乙醯膽鹼神經傳導路徑支配,因此他們思考時間較長、可能要透過書寫或談論才能清楚意識到自己的想法;外向者則主要被較短且迅速多巴胺神經傳導路徑支配,講話的時間多於聽、能流暢地進行社交聊天。
此外,這本書也釐清一般對內向者常見的誤解,像是:
- 內向 ≠ 孤僻、不愛交際
內向者也需要交新朋友、和朋友聊天、參與聚會,只是我們的精力在參加這些活動時消耗得比較快——消耗速度和聚會人數、環境吵雜度、聚會頻率成正比——因此我們更適合短時間且間隔較長的小聚。 - 內向 ≠ 沈默、不願發言
由於內向者的神經傳導路徑較長,我們接收新問題後往往需要一點時間思考,無法像外向者那樣立即回應。另外,內向者不喜歡打擾、介入別人的談話,這讓我們看起來不太踴躍發言,但如果有人主動問我們的意見,內向者絕對很樂意分享所想。 - 內向 ≠ 無聊、不想探險
內向者不像外向者那樣有極大的熱情探索外在世界、拚命拓寬視野,不過我們喜歡深入鑽研某些領域,鑽出平常人無法抵達的深度。內向者可能沒有外向者的廣度,卻有外向者少有的深度。
讀這本書不斷有「啊~我就是這樣」的共鳴,也很佩服書中案例提到自己清楚知道自己的精力分佈——精細到連「一週超過幾次聚會就不行」都有明確數字——能夠這麼認識自己,好厲害。
最後,雖然我的結果是內向型,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外向的性格。內/外向本來就不是絕對的二分法,更像是一道光譜,大家都處於相對位置,而非絕對位置。我們與生俱來的性格沒有優劣之分,每種個性都很珍貴,不需要改變成特定樣貌。
最後給跟我一樣的內向者:你沒有做錯任何事,而且不必強迫自己變得外向,也是很棒的人喔。